全国  |  手机版  | 客服QQ:5967839  |  新加信息  |  更新信息  |  帮助中心  |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黄页资讯 » 教育与科普 » 正文

世界地质奇观内蒙古克什克腾石阵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3-11-26  作者:任登秀  浏览次数:69 来源:中文黄页网
核心提示:克什克腾石阵集中矗立在北大山的山脊之上,拔地而起,峥嵘险峻,怪石嶙峋。远望栉比鳞次,如远古先人建筑的城堡;近观形态各异,如人工精心雕琢的立体雕塑。石阵的主体层层叠叠,高低错落,或成组成片,或突兀独立。克什克腾石阵的巨石形状多变,形态各异,鲜有雷同。

在内蒙古高原有一个地方叫赤峰,在那里有一座海拔1700多米的山峰叫北大山,矗立在大兴安岭的群山之中。在看似普普通通的北大山上,有一大片巨石神奇的拔地而起。这些巨石有的方正笔直,有的浑圆如柱,更多的是奇形怪状,高度10—30米不等。巨石群占地面积大约15平方公里,排列得有些略显散乱。但又似乎是遵循着特殊的方式分布排列,很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石阵。这就是世界地质奇观——内蒙古克什克腾石阵。

  

  克什克腾石阵,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东北部,在距离大兴安岭高峰黄岗峰大约40公里的北大山上。克什克腾旗地处内蒙古高原的东部,大兴安岭山脉南缘,浑善达克沙地东端,是三大地貌区的结合部,有“塞上金三角”之称。在克什克腾旗两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,汇集了草原、林海、湖泊、沙地、石林多种自然景观,被称为“内蒙古风光的百宝箱”。克什克腾石阵,原名“阿斯哈图石林”,当地人和导游,以及过往的文章都是称为“阿斯哈图石林”,石阵是科学家的命名。据说石阵世界罕见,把克什克腾石林改称“克什克腾石阵”,更为科学准确,影响力更大。阿斯哈图是蒙语,意为“险峻的岩石”。克什克腾石阵沿北大山山脊由北向东展布。克什克腾石阵景区南北长6公里,东西宽4公里,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1700米。

  

  世界上有名的巨石阵,位于英国的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,每块巨石大约重50吨,最高的垂直巨石高达6.7米。考古学家认为英国的巨石阵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文化神庙的遗址,大约建筑于公元前4000—2000年。2003年以来,考古学家在我国的吐鲁番戈壁陆续发现大大小小的约200个神秘怪石圈,最大的直径8米,由四个同心圆组成,被称为中国的“史前巨石阵”。最大的巨石结构石圈,被认为是太阳圈。专家推断,这些巨石阵可能是古代游牧民对太阳崇拜的祭祀活动建筑。已发现的中外巨石阵都充满着神秘,充满着不解之谜,但考古学家们都一致认为是古代建筑,只是搞不清楚是何人所建,何时所建,何法所建。这些巨石阵规模都不如赤峰克什克腾石阵,巨石没有克什克腾大,克什克腾石阵巨石高10—30米;巨石没有克什克腾多,克什克腾石阵巨石比比皆是。分布范围也没有克什克腾广,克什克腾石阵分布15平方公里;巨石的形态更没有克什克腾丰富。

  克什克腾石阵集中矗立在北大山的山脊之上,拔地而起,峥嵘险峻,怪石嶙峋。远望栉比鳞次,如远古先人建筑的城堡;近观形态各异,如人工精心雕琢的立体雕塑。石阵的主体层层叠叠,高低错落,或成组成片,或突兀独立。克什克腾石阵的巨石形状多变,形态各异,鲜有雷同。但是,块块巨石都是浑厚粗犷,座座巨石威严峻美。克什克腾石阵世所稀有,世间罕见,天生就充满着神奇。从空中俯瞰,巨石形状千奇百怪,但巨石的根基紧密相连,巨石连着巨石,围成了一个半圆形的轮廓,居然是一个半月形的整体。克什克腾石阵的神奇、隐秘、幽深,不同凡响,震撼人心,世人瞩目,让科学家们兴趣倍增,令科学家们努力探索。

  

  克什克腾石阵坐落在大兴安岭的北大山巅,让科学家们找到了石阵形成原因的,却是与北大山有些距离,在北大山更南面的平顶山。这里的山石,竟然在轮廓上和克什克腾石阵的一模一样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科学家们考察了平顶山的地形,发现这里的山石轮廓也是半月形。考古学家、地质学家深入细致地考察研究平顶山形成的原因机理,终于找到了北大山形成的原因机理,并进而找到了克什克腾石阵形成的原因机理。在地质学中有一种现象叫“雪融冰斗”。在冰川的冻融作用下,山体岩石经过搬运、切削、崩塌,会形成一种三面环绕峭壁,呈半圆形的洼地。这种洼地就叫做“雪融冰斗”。平顶山的雪融冰斗群,保存的非常好。而更北方的北大山,却因为风力的侵蚀,以及其他侵蚀,导致半圆形的冰斗山势出现了断裂,形成了克什克腾石阵。
  据专家考证,克什克腾石阵是第四纪冰川遗迹,形成于距今约1.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,是由地球内部的岩浆喷发冷凝而成的花岗岩体。花岗岩岩体在冰盖、冰川的撞蚀、掘蚀、刨蚀、拔蚀,以及冰川融化时流水、泥沙冲蚀和气候变迁的影响,由两组垂直节理和一组水平节理切割而成。简而概之,克什克腾石阵是因为岩浆活动、冰川作用、构造运动、气候变化、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而形成的。第四纪冰期的精雕细琢和人类活动,让远古时期的北大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为世界展现了极其罕见的花岗岩石阵状态。
  构成克什克腾石阵的岩石主要是二长花岗岩、钾长花岗岩系列,俗称北大山岩体。按照岩石的成因,克什克腾石阵的巨石主要有10种形态,分别是石林、石柱、石棚、石墙、石壁、石塌、石缝、石洞、石胡同、危岩。石林、石柱是在冰盖消融之后形成的。当冰盖把岩石墙挤压、冰裂成若干小单元之后,重心不正、不稳定的岩垛便自行倒塌,剩下的重心较正、较稳定的,经过水蚀、风蚀、地震等影响又有倒塌,而后出露地面的山岗上的岩垛就成为了石林、石柱。当部分石柱因地壳上升露出水面时,严寒把石柱的一部分与冰冻成一体。冰融时,巨冰分成若干块,裹着石块随海水移动,把石垛由原石缝的位置移向另一位置,这一过程叫“石错”。由石错再形成了石胡同,同时形成了石棚。石塌主要是由石错、风化、冻胀、地震、雷击等因素造成的。石墙一般都是在石林的中间,当中间的缝隙较小较窄,很难形成石缝、石错时,往往形成石墙。而石壁则是与石塌相对产生的,当一个石柱的一半倒塌后,另一半就成为了石壁。石壁的特点是石面平直,纵横石缝都不明显。

  

  成组的或成片的石阵岩石底部相连呈方形或条状,上部分离成不同形态的岩块,有的状如高塔,塔身塔座分明,直插云端;有的酷似人物,形神兼备,呼之欲出;有的形似禽兽,栩栩如生,趋之欲动,观者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看得多了,看得久了,于是便看出来了名堂,有了月亮城堡、鱼尾塔、将军床、平衡石、成吉思汗拴马桩、试剑石、南天门、三结义、神女石、姐妹石、草原鲲鹏、雄狮、苍鹰等非常形象的景观名称。大自然真是无比伟大、神奇,克什克腾石阵的很多处石景,从不同的方向观赏,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;在不同的光辉照耀下,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景观,游客会产生一种石阵巨石酷似变形金刚的感觉。克什克腾石阵是花岗岩地貌与石林地貌相结合的新类型,属花岗岩石林。克什克腾石阵在形态上与云南的路南石林、元谋土林、新疆的雅丹地貌和现代冰川上的冰林,均有相似之处,又有其独特的性征,是世界上极其稀有罕见的类型。

  

  克什克腾石阵被誉为“世界地质奇观”,属第四纪冰川遗迹,以晚侏罗纪发育的石林著称,是一处极为罕见的世界级自然景观。(作者:张兴)

打赏
 
关键词: 克什克腾石阵
 
[ 黄页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黄页资讯
点击排行